首页交易行情登录/注册

为什么央行开始逐渐取消一元纸币?

2024-10-31 18:08

继1角、5角券硬币化之后,2016年山东省将在部分地市启动实施“1元券硬币化工程”,为什么央行开始逐渐取消一元纸币?

继1角、5角券硬币化之后,2016年山东省将在部分地市启动实施“1元券硬币化工程”,即自2016年1月1日起,率先在省内青岛、枣庄、济宁、临沂、日照5个城市进行试点,停止向商业银行投放1元券纸币,转由硬币替代,并根据市场需求情况,选取烟台、泰安、威海、菏泽四市作为1元券硬币化备选城市。为什么央行开始逐渐取消一元纸币?

2016年起,试点城市流通1元纸币在经过消化后会转为残损币进行销毁,并逐步退出流通市场。对于央行这一举动,媒体分析认为有四大原因:1、硬币的流通寿命远远高于纸钞;2、1元硬币的投放有利于自动售货机、停车场自动收费机、地铁和公交自动售票机的推广应用;3、有利于净化现金流通环境,减少病菌传播;4、有利于节约自然资源。保护了制造纸钞所需要的木材、棉花、淡水等资源。而且几十年后金属仍可收回重铸,其原有的价值损失不多。

上述原因固然重要,但还有一大隐情才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,这就是通胀。中国在过去30多年里货币发行速度一直偏快,M2增速始终维持在GDP增速的2到3倍的水平。比如刚刚公布的截至2月底的广义货币M2增速为13.3%,而当前GDP增速可能只有6.5%。

发钞过快,自然就引发货币对内贬值。以我们的生活常识来做个判断,我们就会发现,制作一枚1块钱的硬币,其成本很可能高于1块钱;印刷1张1块钱的纸币,加上发行成本,其综合成本也有可能超过1块钱同样亏损,但硬币和纸币的使用时间却相差巨大。根据官方数据,1块钱硬币流通次数可达3万次,流通时间平均30年,而1张纸币平均流通300次,仅是硬币寿命的1/100。同为1元面额的硬币和纸币20年投入使用的综合成本之比约为1:15。

1块钱纸币的20年使用成本是1块钱硬币的15倍,这大概是很多人没有想到的,也是令人震惊的一个事实。其实,不愿意做亏本买卖,才是央行取消小额纸币的最根本原因。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人都知道,央行发钞相当于政府征收铸币税。比如发行1张100元的纸币,如果综合成本是10元钱,那么央行将获得90元的收益,这相当于向全体人民征收了90元铸币税。

但在发行小额钞票时候,由于通胀因素,央行需要倒贴,这就变得非常不划算。值得一提的是,随着技术的进步,小额支付通过IC卡和手机进行才是“人间正道”。不仅可以让央行节省成本,也解决了找零和保存零钱的麻烦。

关注手机金投网(http://m.cngold.org),外汇财经动态随时看。